农学教研组/文/图
春和景明万物生,正是培绿好时节。近日,我校农学教研组22作物生产技术长学制班师生在校内人工湖畔开展“‘植’此青绿,‘柚'见美好”专业劳动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将专业课堂搬至春风拂面的湖畔,让师生们在实践中用青春汗水浇灌绿色希望。
在张源生、刘萌两位专业教师的精心组织下,活动有序展开。同学们化身“现代小农夫”,严格按照果树栽培标准流程作业:从校准土坑容积到科学调配基肥,从规范提苗定植到精准覆土浇水,每个环节都彰显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严谨态度。张源生老师手持定根器穿梭指导,刘萌老师拿着PH试纸检测土壤,师生们在劳动实践中将《林果生产技术》、《土壤肥料学》等专业课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劳动技能。
活动现场跃动着青春的身影,铁锹与泥土的碰撞声谱写着春日乐章。“三二一,起!”随着整齐的号子,裹着稻壳保护层的柚苗稳稳扎根;混合钙镁磷肥的细土在专业手法下形成科学覆层;两桶“定根水”浇灌出实践育人的生动注脚。当几十株柚苗迎风挺立,同学们轻抚发红的手掌笑言:“原来每棵果树都是立体的教科书,我们种下的是专业,更是希望”。
据专业老师介绍,这些柚树将纳入学生责任养护体系,未来既是专业实训的活教材,更是劳动教育的见证者。活动还特别设置了“时光信箱”环节,每位同学写下给五年后自己的信,与树苗共同封存,寓意青春梦想与绿树共成长。
春风过处,湖畔新栽的柚树与教室的琅琅书声相映成趣。这场融合专业、劳动和生态教育的特色实践活动,不仅为校园增添盎然绿意,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下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”的种子。正如同学们在劳动日志中写道:“当我们的掌纹与树根共同生长,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必将结出璀璨的青春果实”。
据悉,我校将持续深化“三全育人”模式,让每个专业都在校园留下特色印记,构建“处处是课堂、时时可育人”的校园新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