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张菁怡 图/刘燕、彭俊纯
9月4日下午,我校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,一场以《泰和乌鸡——从历史传承到现代产业的瑰宝》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成功举办。泰和县西昌凤翔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江西省赣鄱劳动模范彭建军受邀担任主讲,校党委书记谢志辉出席活动,园林与畜禽专业近300名学生现场聆听,相关专业负责人及教师全程参与。讲座结束后,校企双方在行政楼513会议室签署合作协议,并完成畜禽专业就业意向学生的招聘面试。
深耕行业三十载,传递产业实践智慧
讲座中,彭建军结合近30年泰和乌鸡养殖创业经历,系统分享了品种特性、养殖技术、疫病防治及市场营销等核心经验。他通过大量实际案例,生动呈现了现代农业科技在传统养殖业中的创新应用,更以“乌鸡痴心汉”的坚守,展现了深耕农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。互动环节,畜禽专业学生踊跃提问,彭建军逐一耐心解答,现场交流热烈。
聚焦农学发展,寄语青年扎根实践
谢志辉书记在总结中高度评价彭建军的创业精神与行业贡献,直言“央视‘乌鸡痴心汉’的称号实至名归”。他勉励师生:“农学领域大有可为,农业市场潜力巨大,尤其是有机农业亟待深耕。”他特别强调,农林学子要立足基层、吃苦耐劳,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以匠心精神夯实技能基础,稳步成长为服务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。
深化校企协同,共育畜禽专业人才
随后举行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,双方围绕学生实习实训、教师企业实践、技术研发推广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达成深度合作共识。根据协议,泰和县西昌凤翔禽业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我校畜禽专业校外实训基地,每年将接收一定数量学生开展实习实践,企业技术骨干也将参与学校教学环节,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,企业技术骨干也将积极参与我校的教学环节。
泰和乌鸡作为吉安市特色畜牧产业的重要代表,在市政府大力扶持下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、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。此次讲座与校企合作的落地,是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,既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畜禽专业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,也为我校深化产教融合、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,携手企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,为乡村振兴贡献职业教育力量。